非常感謝昨晚來參加草莓蛋糕鑑賞會的大家!而且有同學為了拍照效果自備盤子搭配蛋糕、有同學不惜蹺班、還有同學剛剛開刀完出院就跑來參加,真的很感人~~草莓的力量真是無人能敵啊😍🍓😂
鑑賞會上有同學問我dacquoise與succès的差別,我找到了自己之前的專欄解釋,但發現我應該是把兩者的口感寫反了。因為滿重要的,所以在這邊重貼一次昨晚的發文。
原文寫「兩者的差別在於蛋白、杏仁粉、糖粉之間的比例。Dacquoise 的杏仁粉與糖粉比例較高(有時也會加入一點點的麵粉),所以口感較硬也較酥鬆,而 succès 則因為蛋白比例較高,較為濕潤黏牙。」但其實應該是「在杏仁粉與糖粉比例較高的時候,口感比較黏牙,而蛋白比例高的時候口感比較酥鬆」。
不過dacquoise與succès的差別非常小,法文的資料裡也莫衷一是,而且常常出現兩者相反的說法。再加上succès本身是一個甜點的名稱(也是我們今天提到的Gaston Lenôtre把它做成現在大家熟知的版本),更讓一切變得非常混亂。我看遍了各種食譜與相關資訊,目前整理出幾種說法給大家參考:
1. succès是dacquoise的一種變化型。succès這個甜點的兩片蛋糕可以是dacquoise也可以是succès。
2. 在實務上比較常見的是daquoise使用杏仁粉、而succès使用榛果粉。(#但其實dacquoise當然可以使用榛果粉、#succès也能使用杏仁粉,甚至兩者也都可以代換成其他堅果粉,例如開心果粉)。
3. 和專欄中寫的相同,dacquoise中的杏仁粉與糖粉比例比較高、succès的蛋白比例比較高(#但有很多完全相反的食譜)。
4. succès會在最後加入一些牛奶,而dacquoise則不會(#但很多succès的食譜也完全不加牛奶)。
我想大家應該跟我一樣崩潰😆,所以寫到這邊,我覺得只需要注意兩點就好:
1. dacquoise和succès非常接近,都是用堅果粉(最常見是杏仁粉)與糖粉取代麵粉,再與蛋白霜拌合做成的海綿蛋糕。
2. succès大約是20世紀初出現在法國西南部的一種蛋糕,最常見的形式是兩片dacquoise/succès中間夾著榛果奶油霜(crème au beurre au praliné)。
如果我以後有找到其他相關資訊再跟大家報告。另外昨天的食譜修正版與投影片,會請食物課 Foodie Studies的小助教再email給來參加的同學們~
#dacquoise
#succès
#quelleestladifférence?
#眼神死🙈